2019年的下半年是中國茶藝大賽的高峰期,全國茶藝職業技能競賽、中華茶奧會茶藝大賽、最美茶藝師大賽,以及廣東、遼寧大連、陜西晉中區等地區性茶藝大賽也開始集中爆發。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岳飛評價,越來越多的隊伍開始加入茶藝大賽當中,這是中國茶文化復興的一大信號。
第四屆全國茶藝職業技能競賽選手圖-“說茶”攝
茶藝大賽的舉辦,既是對中國優秀茶文化的推廣與普及,更重要的是要將其培育成為一個茶學人才的搖籃。在近幾年的發展中,茶藝大賽的賽制也隨著時代和行業的進步與發展需求不斷變化,更加重視對選手素質的培養。
今年的中華茶奧會茶藝大賽創新性地以導師賽前集訓的方式,加強比賽對于選手能力的提升,真正地去服務于行業。
全國茶藝職業技能競賽對選手的綜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的理論考試就變得非常多樣化。據稱,今后還將增加無法模仿照搬的主觀性題目。
王岳飛所長已經連續四屆擔任全國茶藝職業技能競賽的裁判,并且關注每一屆的賽事進展。他告訴記者,選手的茶藝職業技能在近幾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理論知識依然明顯欠缺。
第四屆全國茶藝職業技能競賽選手圖-“說茶”攝
茶藝師是一個長期被業內外人士誤解的職業。誤解有二:
第一,用一套柔美的手法進行沖泡,形式最重要;
第二,把茶泡好喝即可。
這兩個誤解的產生,導致茶藝市場上出現了這樣一類人群:形式主義也玩培訓、茶藝不精也能育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與上文所指現象無關
中國茶藝發展至今不過短短七十多年。從歷史中一直被流傳下來的只有福建和廣東兩省的傳統工夫茶藝,到20世紀70年代后期,茶藝一詞才真正被確立。1999年,才有了茶藝師這個職業。
一名真正的茶藝師,需要懂得茶的文化和歷史、不同茶類的沖泡方法與時間、不同的器皿的搭配,以及茶席設計、編創茶藝演示、消費品配備、茶藝館服務管理方案制定等等全方位的技能。要成為一名茶藝培訓師,更是需要強調自身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長期從事茶藝職業技能培訓的楊老師指出,茶界缺少高學歷、高素質人才的現象,限制了行業的整體發展。高校的職業培訓太少、職業定性過高,導致本科院校茶學專業人才流失到其它行業,不僅對于茶藝市場,其實對茶企和整個行業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茶學專業學生-圖片來源于網絡
大學缺了幾堂課
知名茶企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高校對于學生們的專業課程教育尚可,但是職業化訓練的相關課程有所缺失。
由于企業處于充分競爭市場,茶企在招聘過程中一般會多考慮招來即用。在企業門店招收本科院校學生需要一定時間培育,所以茶企更偏向于??圃盒?。這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圃盒1缺究圃盒8⒅丶寄軐嵅俸蜕鐣?。相比??圃盒6?,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對茶學專業學生在理論、科研等學術方面的培訓;
本科院校缺乏對學生心態和思想的引導。本科院校畢業的茶學專業學生對于職業定性過高,在就業過程當中心態難以調整。在茶企門店的職員組成中,多數人的學歷低于本科,但在門店服務和銷售能力上,高于剛剛畢業的本科院校茶學專業學生,很多畢業生難以接受現實,選擇另謀高就,所以人員流動性相對較大。
大學究竟缺了哪幾堂課?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本科院校對于門店的服務規范、客戶心理學、學員心態等社會職業培訓課程的重視度不足?!敝杵笕肆Y源部負責人認為,本科院校茶學專業學生不能最終服務于茶企或茶行業,是對人才的一種浪費,但現實卻是這批人才處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
福建著名茶企華祥苑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在員工培訓上要花費300-500萬元。除了教授茶葉基礎知識和產品的泡法外,更多的是企業在經營管理相關的課程,例如《門店服務標準規范》《門店日常運營管理》《門店產品陳列規范》《客戶開拓及管理》《主要產品系列及產品特點》《品牌戰略》《品牌形象標準及形象含義》《心理學》《區域運營及管理》《區域經理管理能力》等。
學院派的課程雖有涉及部分管理、商務等,但所占比例顯然低于專業。
武夷學院茶學專業主要課程:文化學概論、經濟學概論、管理學概論、茶學概論、茶文化通論、茶葉審評與檢驗、茶藝理論與表演、茶葉生物化學、茶文化創意與設計、茶業經濟與管理、茶葉電子商務、茶葉市場與貿易、茶葉深加工與綜合利用等。
福建農林大學茶學專業主要課程:茶葉生物化學、茶樹栽培學、茶樹育種學、茶葉加工學、茶葉深加工學、茶葉審評與檢驗、茶文化學、茶藝學、茶葉市場營銷學、茶葉企業經營管理學。茶學方向還設茶業機械、茶葉拼配與烘焙、茶葉質量安全、茶葉養生保健等;創意與管理方向還有創意思維與表達、廣告與品牌策劃、產品設計開發、投融資學、創業綜合實訓。
武夷學院茶學講師王麗歸納了本科院校茶學專業學生就業的兩大矛盾:實操技能與意識培養的矛盾、行業屬性與理想環境的矛盾。
“學校的課程設置對于茶行業來說,確實不能滿足它的需求。目前的茶行業可能更喜歡的是操作能力強的學生,所以在招聘時更喜歡??圃盒5膶W生。但是就也會存在一種問題,他們的理論沒有那么扎實,那本科有理論,但實操又欠缺了一些?!蓖觖愓J為,本科院校所培養出的茶學專業學生擁有更強的學習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但與??圃盒O鄬Ρ?,需要更長時間的磨合期。
王麗提出了另一個茶學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時的一個普遍現象:多數茶企的工廠、基地在較為偏遠的地區,而作為熱血的年輕人,更向往在城市生活,這也是導致人才的流失原因之一。
所幸,根據王麗提供的信息來看,依然有很多本專業的學生留在茶行業闖天地,或選擇在該領域繼續深造;所幸,茶藝在重新定位和回歸中,人們開始改變花哨的做派,減少繁復多余的動作,以科學合理的流程去泡好一杯茶。